undefined

【中山醫台文系倒閉 台文系出了什麼問題?】

 

文/湯家惠  圖片來源/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

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為了落實陳水扁總統本土化政策,許多學校紛紛增設台文系,而在十多年後,中山醫學大學台文系2011年宣布停止招生,2016年送走最後一批畢業生,成為台灣第一所倒閉的台文系。

一般認為,中文系和台文系只是一線之隔,差別只在於研究文本的不同,然而台文系課程規劃著重於語言、文學及文化三個面向,三者皆是以台灣本土發生的事件出發,與中文系研究之文本有所差異。

共生音樂節創辦人,也是《史明口述史》策劃人之一的藍士博,原就讀臺灣大學中文系,後改讀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他在臉書撰文表示,「台灣學」的建制,另一個重要功能是鬆動戰後國民黨在台灣灌輸的黨國文化,也是另一種轉型正義的體現。

師大台文系副教授林巾力也提到,台灣學的知識將會成為台文系學生的養分,在學生畢業後進入職場,能夠對這塊土地有更多的想法,帶著對台灣歷史的思辨與批判,思考如何改變這個世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文系碩士班學生王婉育,接受《信傳媒》採訪時表示,台灣的就業環境沒有辦法配合台文系的出路,台文系的同學出社會後很難得到認同,但是系所有自己的理論、方法和認同價值,台文系學生學習到的議題處理、歷史文化環境的分析,是中文系無法提供的。

許多學校台文系紛紛尋求跨領域之路,讓學生在學習台灣文化及語言的同時,能夠增加不同學科知識,強化核心競爭力。國立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賴俊佑在接受《信傳媒》採訪時也指出,在系裡除了能學習台語、客語等不同台灣本土語言外,更珍貴的是傳播媒體的實務技巧,讓他未來求職之路,有較明確的方向,也更能帶著對這塊土地的批判與反思,走出跟一般傳播科系學生不同的路。

一再被誤會是「學習台語的系」的台文系,該如何讓學生在教育場域中能夠得到更充實的知識,並對土地有更多的關懷?藍士博也提到,必須組織一個校際乃至於全國的網絡,整合各界資源,擴大台灣學對社會的影響,才能夠讓台文系學生看到未來。

 

undefined

undefined

 

《 延伸閱讀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文系 藍士博 轉型正義
    全站熱搜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