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719珊瑚白化2.jpg

 

【比太平島、礁更迫切 東沙島珊瑚大量白化災難】

 

文/張瀞文 攝影/何旻杰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即將前往南海太平島「護漁」的屏東漁船,南海的另一端正在發生一件比太平島是「島」還是「礁」,影響漁民未來生存更嚴重的事情。

自今年6月初以來,受到海水溫度持續高過攝氏30度的影響,台灣周邊海域陸續有珊瑚白化,目前生態學者觀察到東沙島海域內、墾丁國家公園附近水深5米以上的造礁珊瑚,都出現了珊瑚大白化的先期徵兆。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員陳昭倫表示,如果接下來的天氣持續酷熱,熱堆積的量會顯著增加,所以要是這樣的情況沒有改變,台灣周邊珊瑚礁應該會進入大白化的狀態,這將是近18年來台灣周邊海域最嚴重的生態災難。

颱風少水溫高,珊瑚面臨生存危機

7月17日晚上,《信傳媒》記者透過電話採訪到目前正在東沙島海域內觀察珊瑚大白化現象的陳昭倫。從7月6 日開始,陳昭倫就與幾位學者住在東沙島,追蹤東沙島附近海域珊瑚生態變化,結果他們觀察到東沙島海域附近珊瑚正面臨生存危機。

「海水溫度攝氏28度左右是最適合珊瑚生存的環境,溫度太高或是光太強都會造成珊瑚白化現象,而這附近海水的溫度是攝氏30度左右。」陳昭倫說。

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台灣附近海域今年溫度偏高,尤其南海東沙島、墾丁附近海域的海水,又因為西南季風所帶來「高溫南海水」,導致附近海域持續維持高溫,6月份海水溫度甚至高達攝氏31度,對珊瑚影響很大。

陳昭倫表示,台灣附近海域一年大概會有20到30個颱風,過去每年5、6月就會有颱風來,9月之前如果有颱風來,剛好就可以抵銷「高溫南海水」的影響,達到讓附近海水降溫的效果。不過今年颱風太少,天氣大好,「強光」跟「高溫」讓珊瑚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東沙島海域附近珊瑚已開始出現先期徵兆。

陸地上有房子,人類就住在房子裡,而珊瑚礁群就像是海裡的房子,海中的魚、蝦、生物都是住在珊瑚礁裡頭,造礁珊瑚群是造就熱帶淺水海域五彩繽紛、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珊瑚礁生態系最主要的功臣,因此有「海中熱帶雨林」之稱。

0719珊瑚白化3.jpg

東沙內環礁白化的軸孔珊瑚(攝影/何旻杰)

珊瑚礁若消失,海洋經濟將受重擊

而這一片美麗的海中熱帶雨林,支持著很多國家的經濟,「澳洲、印尼、台灣、帛琉等都是倚重海洋經濟的國家,如果珊瑚白化死亡,珊瑚礁都消失了,魚蝦就不會住在這裡了,不僅對於附近生態海域造成很大的影響,對於倚重海洋維生的國家,經濟也會受到衝擊。」陳昭倫說。

依照美國海洋與大氣總署的「珊瑚白化監測與海水升溫模式」預測,台灣的太平島、東沙環礁與墾丁海域的珊瑚礁,已經開始進入珊瑚大白化的高峰期。

如果西太平洋與南中國海海溫的熱累積效應持續,台灣區域的珊瑚白化將往北推進至蘭嶼、綠島、澎湖,甚至最後將在九月初衝擊台灣北部與東北角的珊瑚。

面對台灣附近海域可能面臨這麼大面積的珊瑚白化危機,陳昭倫表示,現在大家能做的就是減少潛水、浮潛等觀光遊憩活動,減少干擾白化中的珊瑚,讓珊瑚休養生息。

減少碳排放、溫室效應

而停止過度漁業捕撈、污染、棲地破壞,則是能夠提供珊瑚從大白化逆境中恢復的機會,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減少碳排放,溫室氣體減量,才能夠減緩海溫上升,進而減緩珊瑚大規模的白化現象。

最近因為南海仲裁法庭認定太平島是「岩礁」不是「島嶼」,而失去了劃定200海浬經濟海域的資格,引起朝野高度重視太平島「漁權」問題,甚至有屏東東港漁民號稱7月20日將要前往南海登太平島護魚。

但是根據農委會資料,台灣在南海附近作業的漁船有一年平均有200~300艘,且大部分集中在東沙島附近捕魚,在太平島200海浬內捕魚的漁船,平均一年頂多30艘左右,甚至2015年才10艘。

如果朝野這麼重視在太平島附近10艘捕魚漁民的權利,以同樣的標準,那東沙島附近珊瑚大量白化,接下來影響到的漁民更多,影響到台灣附近的海洋漁業更廣更大,大家應該要更重視東沙島附近珊瑚大量白化所帶來的影響。

 

《延伸閱讀》

 

快來信傳媒官網,觀察地球日日新鮮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太平島 東沙島 珊瑚白化
    全站熱搜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