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425-10檔高殖利率股  

【完勝存股術 配息比銀行定存高4倍】

 

文/鄭國強 製表/鄭國強

又到了上市公司宣告除權息的季節。上市公司盈餘配息向來是小資族的最愛,因為目前銀行一年定存利率僅1.2%左右,但同一筆錢若投資在高殖利率個股上,在個人綜所稅率不高的情況下(例如30%以下),報酬率都是銀行定存的3、4倍以上,形成「抱股票2個月,勝過存銀行3年」的現象。

 

存股 比銀行定存多賺3年

股息殖利率是每一元股價,配多少股息計算而得。以目前已發布股息的上市櫃公司為例,用4月25日股價為基準,殖利率最高的前十檔個股有楠梓電、潤隆、總太等,其中營建股就占了5檔,殖利率都有9.6%以上。

 

公司宣布除權息日後,只要在除息前買進,都可以分到股息。一位陳姓上班族表示,2年前平均每張花費5萬元,陸續買入5張興富發股票,近幾年來,每年都有一萬元左右的股息收入,雖然被扣稅和健保補充保費2%,但還是比存在銀行拿利息多好幾倍。今年新稅制下,股息收入超過2萬元,才需繳交健保補充費,讓更多存股族心動不已。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指出,挑選高殖利率、高可扣抵稅率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投資人應注意,小心賺了殖利率,卻賠了價差。

 

基本面是不敗選股術

大展投顧策略長李政諺表示,若是買到沒有前景的公司,賠掉股價的機率又更高。

 

「賺高股息進場卻會賠掉價差的公司,通常有幾種原因,首先,就是只有一次性的獲利,」黃文清表示,許多營建股雖然殖利率排名都在前段班,但營建業的認列獲利和一般企業不一樣,可能有案子賣光一次認列,那麼投資人該注意,公司今年房子是不是還能像去年一樣賣得好呢?

 

「再者,公司的獲利來源是靠業外收益嗎?還是處分資產這類一次性的獲利呢?」李政諺提醒投資人應關注一家公司的獲利品質,他解釋說,若去年的高配息是來自於暫時性的獲利,那表示「明年不一定也配那麼多股息」,市場給這類公司的本益比不會很高,股價的未來性就低。

 

黃文清也認為,由於殖利率是反映去年的獲利能力,因此雖然今年配高股息,但該公司的獲利要像去年一樣好,才能視為具有穩定的獲利能力。他舉例說,雖然電信業股價不是很活潑,但卻不容易隨著景氣波動,因此可視為具有穩定獲利能力的產業。

 

李政諺指出,雖然一般上市公司都除權除息,但是除權等同於稀釋股本,除權比重太高意味者股價的成長較低,此外,他認為流動性也是觀察重點,「雖然殖利率高,但每天成交量太少,萬一大盤翻轉向下,要脫手反而不易。」

 

至於有些公司配息率超過100%,例如去年每股盈餘賺1元,卻配息2元,李政諺提醒,這類公司是把去年賺的錢配完之後,再拿出以前賺的「存糧」補上,才會發生超額配息的結果,他指出,這類的公司是為了挽救市場信心或股價,才會出現這種「吃老本」的配息政策,意味著公司未來缺乏成長性。

 

其實買入高殖利率股後,也不一定要等到除息日才出脫,黃文清說,有些公司股價提前反應,已經大漲一波了,這時可考慮直接獲利了結。李政諺表示,殖利率是隨著股價變動,股價愈高殖利率越低,有些個股原來配息好,但投資人一窩蜂搶進,容易墊高股價,壓低殖利率。

 

由於今年的可扣抵稅率只有去年一半,例如去年公司已繳過10元的稅,個人所得稅若比10元多,就補繳,比10元少就退稅,但今年只能扣5元,因此黃文清提醒,今年要不要參加除權息,投資人得考慮個人所得稅率級距及公司的可扣抵稅額比率再決定。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股利 股息 高殖利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FIP 的頭像
    BFIP

    信傳媒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