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的餐桌》蒐集全球牽動政局名人不為人知的飲食軼事。不同於檯面上形象與教科書的刻板描繪,藉由日常餐桌上的飲食生活習慣,勾勒出眾所陌生的人物個性。已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以嚴謹治國留名青史,他不准新加坡小學賣汽水、不准走路時嚼口香糖,從這些小細節看出他獨特性格。私生活中他雖不講究吃,卻謹慎挑食,極度自律養生得以活到91歲高壽。
文/蔡子強
李光耀被譽為新加坡的國父,他在這塊彈丸之地最風雨飄搖之際,一力扛起國家的重擔。「治理新加坡的人,一定要有鐵一般的意志,否則就別要沾手! 這不是打牌消遣的玩意,這關乎生死存亡。」
他首先帶領新加坡脫離英國獨立,後與馬來亞合併成聯邦,之後再被驅逐出聯邦,在一塊全無天然資源,甚至連飲水都沒有的彈丸之地,帶領國民掙扎求存。在生存和發展為大前提下,他治國可謂用盡一切手段。
「我不想讓人以為我是鷹派和鴿派。如果以飛禽來自比,我寧願選擇貓頭鷹(筆者按:貓頭鷹代表智慧和思考)。」
對外,他在戰後冷戰列強之間左右逢源,不結盟,但亦那個也不得罪;他一生反共,卻在與台灣保持友好之餘,亦與中國大陸共舞,採取「平衡外交」。對內,他抗拒西方民主人權價值,卻起用西方資本主義來發展經濟,這還不止,他帶領新加坡脫離英國獨立,卻以英文為法定語言,反而輕華語,甚至放下司法尊嚴和自主,繼續以英國樞密院為終審法院,直至一九八九年才結束,這都是為了讓外商放心投資當地,振興當地經濟。這種外交、意識形態,以及政策上的實用主義和靈活性,讓新加坡不單能夠生存,還取得長足的發展,最後甚至進入發達國家之列。
「我不在乎自己是否政治正確,我只在乎自己是否正確。」
雖然崇尚西方經濟模式,但李光耀抗拒西方民主人權價值。他聰明的以「亞洲」的獨特性來為其反駁作包裝。他認為民主並不是普世價值,在新加坡的多元種族和文化背景下,根本行不通。他坦然承認國內種族問題也是自己反對照搬民主的原因之一,於2005年接受德國《明鏡》周刊訪問時,他說:「在多種族社會,你不會根據經濟和社會利益投票,只會根據種族和宗教投票,假設我在這裡運行他們(英國式民主)系統,馬來人會投給穆斯林,印度人會投給印度人,華人會投給華人,我會見到國會長期陷入無法解決的衝突,因為華人多數會永遠凌駕其他人。」他於一九八八年在美國報業編輯協會的演講會中,更斬釘截鐵的說:「將傳媒視為第四權的理論,並不適合新加坡。我們不能讓本地傳媒扮演像美國傳媒的角色,那就是:政府的監察、對抗,和質疑者。」
「我是世界上薪酬最高的總理之一,也可能是第三世界最窮的總理之一。」
李光耀把政府和國家建設得廉潔,他更在回憶錄中提到,在一九五九年新加坡第一屆政府宣誓就職時,他要求內閣成員一律穿白色恤衫和白色長褲,以彰顯新政府在廉潔上的決心。之後,一方面高薪養廉;另一方面也在制度上進行了很多廉政建設,也敢於打大老虎,並大義滅親,包括他的老戰友環境發展部部長黃循文,及國家發展部部長鄭章遠等。
「我說得出,做得到,隨時準備好捍衛自己的言論,至死不悔。」
這位新加坡一代政治強人李光耀固然治國有方,但其家長式治理作風,卻一直惹來爭議。
例如,他立法禁止學校內售賣汽水,便讓慣於自由主義,活在西方民主社會的人,為之側目。他這樣做固然出於好意,是希望避免學童在發育其間變得肥胖,但卻不是人人皆會領情,反覺他連喝汽水都要管。他特別不喜歡孩子長得肥胖,在《李光耀回憶錄》中他也特別提到,他小時沒有漢堡包和意利薄餅之類的快餐,也沒有不健康食物和特許經營的餐館,更沒有外國的小甜餅,在他記憶中,無論是家裡、漁村裡,或是後來在學校裡,都沒有見過肥胖的孩子。
事實上,李光耀曾經在新加坡多次推行健康飲食運動,以至連人民吃香口糖都要管,甚至全面禁絕。他就是如此一位對健康管理要求十分嚴格的政治領袖,而且也十分自律,結果得享91歲高壽。晚年他曾分享養生之道,說只吃清淡食物,如粥、白肉和魚肉,不吃紅肉。
訪台最愛的早餐?
李光耀與台灣交往甚密,曾多次訪台,並24次入住台北圓山大飯店,是下榻圓山最多的外國元首。台灣中央社曾訪問過接待李光耀訪台的圓山飯店老員工,透露他習慣早上8點吃早餐,最愛永和的無糖豆漿,每次到訪,員工定一早為他準備永和豆漿,此外,他亦吃燒餅及油條。
李光耀曾在《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也提及,早年他愛抽菸和喝啤酒,但後來因為抽菸會在選舉期間影響聲帶,於是索性戒掉。他曾因愛喝啤酒而長出圈「啤酒肚」,於是以打高爾夫球健身,後來改為跑步、游泳,每天三餐後都會使用跑步機,晚餐前還會去游泳。媒體亦提到,除了運動,李光耀也以喝溫開水來養生。事緣有次他赴北京與當時的黨總書記趙紫陽會談時,為了潤喉,熱茶一杯接一杯的喝,結果會談間不得不上洗手間。他後來才得知茶會利尿,於是就索性改喝溫開水。這種只喝溫開水的習慣,讓我想起另一位一代軍政強人蔣介石。
戒吃辣、戒吃紅肉,這都是他晚年才養成的生活習慣,早年則不然。他回憶說,年青時,他喜歡到海邊游水,而海邊有一個沙爹小販,烤的沙爹很好吃,每次他游完水,都會光顧。不過,到了他後來當上總理後,他已經沒有吃沙爹,隨著年紀漸長,他已經不能吃太多辛辣的東西,吃了沙爹更會肚子疼。
李光耀在《回憶錄》中亦提到,留學英國劍橋期間,因為戰後物資匱乏,就算連戰勝國英國都不例外,食物一律只能配給。最初他並不懂得下廚,東西煮得很難吃,甚至把肉塊煎到大縮水。後來,他愛把每個星期所配給到的肉,以咖哩煮來吃,還算可口,而與他一起在劍橋唸書的女朋友,即後來的太太柯玉芝,則愛以雞肉和辣椒粉來炒牛油麵條,當作炒粿條來吃,這亦是他覺得可口的菜式。
李光耀在《回憶錄》中也提到,他有一位做過輪船船務長,飄洋過海,見過世面,並曾經拿到英國藉,後來經商,生活作風洋化得像個英國紳士的祖父。雖然後來因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因而家道中落,但卻依然講究吃喝,識飲識食。他說童年時與祖父一起用餐,是一種莫大的享受。祖母一身廚藝,例如擅長炸牛排,再伴以剛磨碎的豆蔻,伴著炸成金黃色但卻不油膩的薯條一起吃。當時他祖父給他的印象是,一個成功的人,也會同時是一個懂得享受人生的人。
但似乎祖父饞嘴的基因,卻沒有遺傳到李光耀身上,又或者,嚴苛的政治環境,沉重的政治重擔和壓力,把這些基因都壓抑下去。
雖然李光耀不太講究吃,但卻也有讓他念念不忘的美好味道。
在《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更道理》一書中,收錄了一群《海峽時報》記者與他所作的訪談,當中有一篇他提到:「我記得我們吃過的最美好的一頓飯……」
話說,1963年,他在倫敦與馬來西亞政府商談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合併的事宜。起初談判並不順利,他說:「…… 我們中斷談判,決定去泰晤士河邊馬婁的一家叫『釣客清話』的地方。食物可口,環境優美,人也覺得放鬆了。」
這頓飯對這次談判有沒有幫助,訪談中並沒有提到,但最後談判終能達成協議,新馬正式合併,只可惜,兩年後新馬卻鬧翻,新加坡被逐,無奈只能選擇及被迫獨立,這已是後話。
但李光耀卻對這頓飯念念不忘,甚至在46年後,他到訪英國,也特地到那裡去慶祝其86歲生日。他深情的說:「過了四十多年,河堰還在,他們保留了周圍的建築物,一切充滿英國風情。那裡可能是歷史保護區,因此不能隨意改建。它是老英國的一部分,儘管裡面已經裝潢得很現代了,但周圍環境依然如舊。我不是懷舊,只是它讓我重溫我的年輕時光。」
但他也感傷的說:「我的味蕾不同了,所以嚐的味道也不一樣,我相信那兒食物的水準同以往一樣,並沒有走下坡。但我的味蕾變遲鈍了! 」
食物的味道,永遠是與你那一刻的心景和感情是分不開的。
最美好的一餐,只有在回憶中才會發現,而且是滲雜了各式各樣與食物無關的感情。思念在記憶中沉澱。腦海裡的回憶,永遠是最美好的東西。
內容來源:作者/蔡子強 (《大人們的餐桌:從希特勒到歐巴馬,33位牽動政局的歷史人物飲食軼事》由時報出版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快來信傳媒官網,觀察地球日日新鮮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