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皮卡丘10萬伏特電擊!任天堂終於醒了?】

文/張思思 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兩天全球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任天堂旗下的知名遊戲寶可夢(Pokemon的官方正式中文譯名,就是玩家通稱的「口袋怪獸」)首次在手機平台登場,便再度引爆一股全球性的寶可夢熱潮,對於近幾年頗為落寞的任天堂來說,手機遊戲「寶可夢GO」的成功顯示出該公司終於決定將重心拉回最擅長的遊戲軟體製作,而這項改變也將有助於該公司重返以往的榮耀。

「寶可夢GO」自上周三推出以來便迅速榮登蘋果App Store與Google Play的銷售冠軍寶座,雖然初期只限定於美國、澳洲與紐西蘭三地上架,但由於全球各地的玩家都可以透過其他管道下載遊戲,因此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該款遊戲的伺服器便因為太多玩家的加入而宣告當機,迫使遊戲開發公司Niantic不得不緊急對部分國家與地區採取封鎖行動。

Macquarie資本證券公司的分析師David Gibson表示,儘管遊戲伺服器當機對玩家是一種困擾,不過這也顯示出「寶可夢GO」受到歡迎的程度,長期來看對該款遊戲反而是一件好事。

有如當年Wii的熱潮再現

「寶可夢GO」之所以能夠大受歡迎,除了是因為寶可夢本身原本就擁有廣大的遊戲粉絲外,該款遊戲在玩法上結合了虛擬遊戲角色與現實環境之間的互動,此種創新設計也對許多非寶可夢粉絲的玩家構成很大的吸引力;當初任天堂推出Wii遊戲機時,由於首次加入了玩家可與電視遊戲中的畫面進行肢體互動的元素,結果成功吸引大量原本對電視遊戲不感興趣的女性玩家加入,這和今日「寶可夢GO」的成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寶可夢GO」引發的熱潮激勵下,任天堂的股價在短短4個交易日內暴漲將近6成,不過該款遊戲其實並不是直接隸屬於任天堂的資產,而是由任天堂轉投資3成股權的寶可夢企業,以及股東名單包括任天堂、寶可夢企業與Google等多家公司的Niantic共同開發與發行,因此現階段分析師還無法確定「寶可夢GO」的熱賣,究竟對於任天堂的財報能夠產生多少實質效益。

有趣的是,由於富士電視台也是屬於Niantic的股東之一,因此富士電視台的母公司富士媒體控股在這兩天明顯開始受到投資人的追捧,股價漲幅最高也超過1成,儼然成為「寶可夢GO概念股」。

遊戲中消費只有1成直接歸屬任天堂

「寶可夢GO」屬於一款免費下載的遊戲,玩家若想加快遊戲中的進展速度,便需要在遊戲中付費購買一些寶物與道具,不過在這些錢當中,恐怕只會有一小部分直接流入任天堂的口袋。以蘋果的App Store為例,每當「寶可夢GO」從遊戲玩家手中收到100美元,蘋果應該會直接收走其中的30美元,Niantic與寶可夢企業可能會各自分到30美元,而剩下的10美元才是屬於任天堂的收益。

Gibson估計,若「寶可夢GO」繼續在美國維持累積下載量第一名的位置,或許可以讓任天堂的獲利增加15%,未來等到「寶可夢GO」在日本上市後,若該款遊戲在日本一樣成為長銷冠軍,預估將可以再為任天堂貢獻額外30%的淨利。

另類的資產活化

值得注意的是,「寶可夢GO」的成功對任天堂來說,代表的不僅僅是該公司能否繳出一張漂亮的財報,而是該公司在經歷近年來於遊戲主機市場的慘敗打擊後,終於意識到遊戲軟體才是任天堂真正的強項,並且開始將旗下擁有的豐富遊戲資產移植到龐大的手遊市場,創造另類的資產活化效益。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Han Joon Kim指出,「寶可夢GO」的熱賣顯示任天堂在全世界擁有大量死忠的遊戲粉絲,他們極度希望能在智慧型手機上再度體驗任天堂遊戲的樂趣,因此他認為「寶可夢GO」只是一個開始,未來任天堂還會把更多廣受歡迎的角色與暢銷遊戲陸續搬上手機平台,搭配該公司一向擁有的強大行銷能力,最終將能引領任天堂重返成功的道路。

 

快來信傳媒官網,觀察地球日日新鮮事

arrow
arrow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