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726新移民.jpg 

 

【讓東南亞新移民、年輕人成為我們南向的嚮導】

 

文/高仁山 圖片來源/可人 賴@Flickr

東協經濟共同體(AEC)蘊含的經濟成長能量將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場,444萬平方公里、6億人口、10個國家匯集成為一個商機無限的新市場,成為全球各國爭相前往開拓的新據點。

台灣也以「新南向政策」做為前進AEC的策略方針。蔡英文總統更明白指出「以人為本」,作為對外經濟的戰略目標,持續推動人才培育成為南向動能,重視人的需求,並與東南亞國家建立新夥伴關係,進而使AEC成為台灣向外延伸的內需市場。

事實上,台灣從90年代就已經開始啟動南向政策作為一種經濟和外交的政策。經濟層面透過資本挹注東南亞,避免過度依賴中國;政治層面則意圖運用經濟力量,強化台灣在當地的政治影響力。

然而,歷經九七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各國政經環境動盪,當時的南向政策無奈地以失敗告吹;如今,東協經濟共同體「中產階級」興起,經濟快速起飛,儼然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及市場,而新南向政策主要的策略重點,在於與東南亞各國的人民建立更頻繁的接觸及多元的互動,藉由深度交流合作,增進信任與默契,進而促發「雙向交流」,其中涵括了投資、人才與文化等面向。

發展信任強連結的人脈網絡

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人」這個元素自然是攸關新南向政策成敗的關鍵因素。唯有與東南亞各國人民建立強有力的信任關係,才能營造新夥伴關係,強化合作網絡渠道。為推動人才培育計畫,東南亞國家成為台灣招生的重要市場,但目前東協國家學生來台留學比率,只占來台外籍生總數的27%,台灣學生到東協國家留學比率更只有0.7%,可發現人才交流實屬單向模式。

即便台灣到東南亞的留學生數不多,惟東南亞來台外籍配偶及移工在台人數約莫10萬人,這些新移民可與東協在地形成具信任的社會資本,是我們「在地南向」的最佳嚮導,只要我們消弭心中「自以為優越」的隱性歧視,自然可打破文化雙向交流的藩籬,與東協人民建立起文化連結,包容性的跨文化交流可讓人與人彼此互相了解,其後才能理解對方的生活習性與價值文化,進而發掘出雙方的需求及信任,建立互信互惠的夥伴關係。如此我們才能進行雙向的人才文化交流,將東協內化為台灣的延伸市場。

人才流動扁平化,加速東協接軌

東協包含了多元的族群、文化與不同語言,要能融入如此多元的文化族群,我們須重視全方位的人才整合。目前東協域內已經有8種專業文憑可互相承認,包括工程師、建築師、護士、醫生、牙醫、會計師、測量師和旅遊專業人士。換言之,東協域內的人才流動已日趨扁平化,加速人才的流動性。

相較台灣並非屬於東協共同體一員,我們的專業人才該如何獲得東協國家認可,則有賴未來政策、外交的運作,加速台灣專業人才與東協國家接軌。

此外,東協語系多元,包含了越文、印尼語 、緬甸語、泰語等,而台灣現行的高等教育體系下,有近百所大專院校設有外文(英文)系,其他語言科系也以歐語系為主,但東南亞語言學系卻付之闕如,僅有暨南大學、文藻和政大有相關學系,語言人才是未來亟需加強推動的教育政策。

養蜂不如養花,春暖花開蜂自來

雙向人才交流前提下,我們其實也不用太過擔心語言人才的缺乏,在台灣的東南亞新移民/新移民第二代及東南亞移工,皆是我們與東南亞溝通的橋樑。由於他們在台灣已生活一段時間,語言的隔閡自然削減不少,以他們做為語言溝通人才自然效果更佳。

除了培育本國通曉多國語言的人才,更應該讓不同國家的人來台灣學習語言,但該如何吸引東協人民願意來台灣做為語言人才?具體的做法,除了上述的建立國人多元文化包容性,並懂得平等尊重文化價值差異,我們更應強化僑生企業實習及國際志工交流等機會。

當然,我們也可以學習澳洲的遊學打工度假模式,或是舉辦國際派對、音樂節等娛樂性活動,並輔以簽證、通關規定的簡化,彈性運用­開放給東南亞民眾來台的機會,鼓勵東南亞年輕人來台體驗文化浸濡之旅,發揮「以人為本」的文化軟實力,讓台灣與東南亞年輕人透過共同生活圈交流生活價值觀,相互吸收、結合不同的文化型態,讓東南亞年輕人愛上我們的土地、人民與文化,進而產生他們對台灣的認同,成為我們南向的嚮導。

  

《延伸閱讀》

 

快來信傳媒官網,觀察地球日日新鮮事

arrow
arrow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