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看壞亞洲市場?加碼兜售星馬兩地經營權】
文/張思思
速食業龍頭麥當勞想要在亞洲地區推動「只拿錢、不辦事」的特許經營模式已經不是新聞,自去年到現在,已經陸續傳出麥當勞積極為台灣、中國、香港與南韓等地的經營權尋求願意接手的買主,儘管相關交易尚無顯著進展,但最新消息傳出,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也已被排進這一波求售名單當中。
彭博社(Bloomberg)報導,根據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麥當勞正在為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地的經營權洽詢買主,與亞洲其他地區相同,都是出售20年的特許經營權,預計開價至少4億美元(約128億台幣),而有意願的競標者也開始尋求銀行的融資協助,並且其中一名潛在買家已跟銀行談妥3億美元融資。
根據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地的麥當勞官網所提供的數據,目前新加坡麥當勞共有超過120間店面,雇用大約9,000名員工,至於馬來西亞麥當勞的店面總數亦在250間以上。
速食產業發展漸趨飽和
自從去年Steve Easterbrook擔任麥當勞執行長以來,面臨到速食業市場的漸趨飽和,他開始積極推動麥當勞進行策略轉型,其中便包含放棄在亞洲地區的直營模式,改為授權當地有意願的業主接手繼續經營;據麥當勞在今年3月發布的聲明,該公司的最終目標是希望亞洲地區有95%的麥當勞店面,都能夠授權當地業主接手經營。
彭博智庫的分析師Jennifer Bartashus指出,特許經營模式在這兩年已經逐漸形成一股趨勢,因為這可以讓商標所有權人在確保穩定的授權收入之餘,又能將大部分的商業風險轉嫁給實際接手經營的業主。
據彭博社在7月初的報導,在中國大陸至少有四間企業有意爭取中國與香港兩地麥當勞的20年特許經營權,目前這些潛在買主即將進入第二輪的競標,估計麥當勞可望從這筆交易中獲得高達20億美元的權利金;至於從去年開始便已傳出轉手消息的台灣麥當勞,迄今卻仍未與可能的買家敲定協議,先前雖然有傳聞指出交易案可能在3、4月間便會正式對外宣布,但後來似乎又沒有進一步的下文。
特許經營潛藏諸多風險
事實上,雖然麥當勞的品牌擁有很高的價值,但亞洲當地的企業是否值得為此付出大筆權利金卻也不無疑問。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服務業雇員國際工會(Service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Union)日前便發出信函警告,麥當勞的特許經營模式可能會讓接手經營的業主付出比以往更高的權利金,在此同時卻又無法獲得美國麥當勞在營運上的充分支援,甚至在波多黎各還發生麥當勞在當地開設新的直營店面,與原本的特許經營業主產生利益衝突的事件,這些都構成了參與麥當勞特許經營體系的潛在風險。
《延伸閱讀》
快來信傳媒官網,觀察地球日日新鮮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