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MG_8969  

 

【哭!大學學費漲聲響起】

 

文/黃捷 攝影/林旻萱

世新大學日前因有意調漲學費,爆發校方與學生肢體衝突,在「堅決抗漲」與「必漲」之間,雙方僵持不下,只得下周再議。不只世新,包括淡江、中原、輔仁等私校都計畫調漲約2%,每學期約增1至2千元,學生付不起、學校也沒錢經營,影響國家根基的教育,經費難題由誰解?

「政府要擔起。」私校協進會理事長、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呼籲立委和政府官員,在立法、執法時必須想好方向、研究收費基準,並制定配套措施,而非將難題丟給學校,更不是學生。

李天任先是解釋校方立場,由於十年來學費凍漲,學校開銷增加,若再不漲,教育品質會下降,而私立大學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學雜費,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調漲學費下手。他直言,台灣學費在國際間確實偏低。

李天任說,從學生的角度看,拒漲沒有錯,要面對的是政府,若新政府真的如準總統蔡英文提出的,朝教育公共化方向走,可行的方法是要向高福利國家看齊,提高稅收。他呼籲由政府舉辦公聽會,囊括師生、校方及各方團體意見,聽見足夠多元的意見並反覆辯證。

漲學費 變相向學生課稅?

長期關注高學費與教育公共化議題的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也認為,站在教育公共化的立場,不應調漲學費。他呼籲校方和學生不應對立,應站在同一陣線向政府爭權。

但政府現在就是捉襟見肘,怎麼辦?

林柏儀也同意應從稅制下手,課徵「資本稅」,而非變相向弱勢的學生加稅,擴大貧富差距。對此,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回應,教育部會有限度地開放學費調漲。

依現行「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大專學雜費依據三項指標——物價指數年增率、勞工薪資年增率及支配所得年增率調整,105學年度基本調幅為1.44%,提出完善助學計畫及學雜費調整支用計畫的學校放寬到3.5%,評鑑績優學校可達5%。至於弱勢學生,李彥儀說,已有許多因應的學雜費減免及助學貸款,盼學生多加利用。

 

《延伸閱讀》

 

快來信傳媒官網,觀察地球日日新鮮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學費 世新大學
    全站熱搜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