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英國脫歐  意外點燃台灣TRF風險】

 

文/鄭國強 照片來源/Imaginechina

人民幣今年除了3月底升值到6.4兌1美元之外,已經貶到6.69兌1美元左右的水準,創下2010年10月以來新低。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副營運長吳偉臺提醒,「英國脫歐對台灣沒有立即影響,但各銀行該注意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的部位了。」經濟學家楊家彥則說,若接下來歐洲景氣沒有止跌跡象的話,人民幣兌美元到7都有可能。

脫歐衝擊經濟小,衝擊亞圓大

所謂的TRF是一種以美元/人民幣匯率為標的的衍生性理財商品,原先的目標看多,意即人民幣升值越高,投資人的獲利愈大,國內各家銀行大多從香港由外資銀行手中取得TRF到國內轉賣給民眾,前幾年中國經濟前景一片看好時,銀行的TRF銷售創下佳績。

隨著中國人民銀行為救經濟多次降息,實施量化寬鬆措施,3年前人民幣從6兌1美元一口氣貶到6.3兌1美元時,陸續引發國內投資人與銷售銀行間的糾紛,此後人民幣一路向6.6走貶的過程中,多少又引發投資糾紛。

6月24日,英國通過脫離歐盟公民投票,引發全球一陣譁然,國際會計事務所資誠與國內的工研院產經中心IEK的研究結果均認為,英國脫歐短期內對台灣衝擊範圍有限,直接出口的ICT、汽車零組件影響較大,其餘脫歐的衝擊最快要等到2年後才看得出。

楊家彥表示,英國脫歐對實體經濟面影響要好幾年後才看得到,但對金融市場影響較大,避險資金湧向日圓,導致其他亞洲貨幣下跌。英國脫歐24日結果公布,隔天人民幣就從6.53驟貶到6.65兌1美元。吳偉臺說,「人民幣的下跌對台灣企業的影響比英鎊下跌還大。」

歐洲若惡化,人民幣貶到7

人民幣為何如此疲弱?楊家彥指出,自08年金融海嘯以後,中國量化寬鬆所印的鈔票,是歐洲、美國及日本3大經濟體印鈔票量總和的7成,「降息、印鈔票過量,殃及人民幣價值,最近有外資預期中國可能又要降息救市。」

「人民幣雖多,但中國國內缺乏投資標的,熱門的互聯網吸納資金近飽和,因此法人、個人只要遇到人民幣有風吹草動,都急著把錢轉去海外。」楊家彥指出,今年上半年中企海外購併已超過去年全年總和,就是最佳證據。

去年人民幣匯率在6.38兌1美元左右時,國際信評機構惠譽信評曾做過情境分析指出,假設人民幣最壞的情況是貶值1成(約7兌1美元),國內將有4成的TRF部位違約,如今人民幣匯率已經貶至6.7上下。

楊家彥說,若歐洲的經濟情勢持續惡化,人民幣就有可能貶到7兌1美元。吳偉臺則說,銀行別忘了,帳上該提列的就要提列。

 

《 延伸閱讀 》

arrow
arrow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