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恐怖主義是否將徹底改變法國人的生活?】

 

文/張思思 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隨著歐洲國家盃足球錦標賽順利落幕,因為8個月前的巴黎恐攻事件而宣布的「全國緊急狀態」也即將解除,正當法國舉國上下終於感到可以好好喘口氣,放鬆心情慶祝一年一度的國慶日時,恐怖主義卻又再度在法國人心中投下陰影。

時間就在7月14日的晚上,位於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尼斯,當時知名的濱海大道(Promenade des Anglais)上正聚集了許多觀賞國慶煙火的民眾,就在煙火施放結束後不久,一輛大型聯結車從尼斯兒童醫院所在的位置,衝進禁止車輛通行的人行步道,並開始沿著濱海大道以高速衝撞人群,一直開了1.8公里才在國會街(RUE DU CONGRÉS)的路口被警方阻擋下來,駕駛被當場擊斃,但已經造成至少84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兒童,另外還有上百人在事件中受傷。

尼斯恐攻事件路線圖

undefined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地圖來源:Google地圖/製圖:張思思

兇手為突尼西亞裔法國人

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團體與組織出面承認與事件有關。根據當地媒體尼斯晨報(Nice Matin)的報導,警方透露聯結車的駕駛是一名31歲的突尼西亞裔法國人,行兇動機仍不得而知,雖然現階段看起來應該是屬於單人犯案,但警方仍在調查是否有其他共犯參與其中。

就在尼斯的屠殺事件發生前數個小時,法國總統歐蘭德原本已對外宣布,實施長達8個月的全國緊急狀態,預定將會在7月26日予以解除,但在事件發生後,歐蘭德迅速將其定調為「恐怖攻擊事件」,並表示將把緊急狀態繼續延長3個月時間,同時調派更多軍人進行維安工作。

一年半內發生3次恐攻事件

事實上,這已經是過去一年半來,法國第3次遭受恐怖襲擊。2015年1月7日,曾經刊登嘲諷回教先知穆罕默德漫畫的「查理周刊」,位於巴黎的辦公室遭到槍手闖入攻擊,事件當時造成12人死亡;接著在2015年11月13日,伊斯蘭國(ISIS)組織在巴黎發動大規模恐怖攻擊,共造成130人死亡,並迫使法國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便應付潛在的恐怖威脅。

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恐怖攻擊,顯示儘管法國政府已經加強了各種維安措施,但類似的恐怖威脅仍然是防不勝防,並顯然已經對法國民眾的心理與生活作息,都造成極大的影響。

法國民眾開始懼怕待在人多的場所

彭博社(Bloomberg)的記者Phil Serafino,在事件發生時正好在尼斯度假,當時他和妻子與朋友因為在餐廳聊天而躲過一劫。由於去年11月的巴黎恐攻事件,發生的地點剛好也離他居住的房子不遠,因此這已經是Serafino第二次與死神擦身而過;Serafino表示,當巴黎恐攻事件發生後,一位住在尼斯的朋友曾向他表示,以後不敢再去人潮較多的場所,當時他還認為那位朋友有點反應過度,但現在他也已經不敢再做如是想。

而在恐攻陰影的籠罩下,法國民眾似乎也已經逐漸減少外出與消費行為。瑞士製錶大廠Swatch在今日無預警表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營收比去年同期減少12%,獲利則大幅衰退超過5成,該公司將原因歸咎於瑞士與法國等重要市場的銷售出現顯著減緩,並指出法國的精品市場,已經受到恐怖攻擊後國內觀光人數下降的明顯影響。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FIP 的頭像
    BFIP

    信傳媒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