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僑委會果真是闌尾?監察院指華僑會館經營成效很不優!】

文/李家穎 照片來源/龍邦僑園會館

 

5月18日監察員審議通過調查報告,認為僑委會委託民間龍邦國際營運的華僑會館,經營成效不彰,使用率偏低。近日,監察院函請行政院及僑委會全面檢視華僑會館委外營運的財務狀況與經營績效,並請國產署基於活化及提升國有財產運用效益的立場,具體提供改善建議。

華僑會館位於新北投,前身是日治時期總督府專屬使用的溫泉招待所,國民黨政府遷台後,仍續作為接待外賓使用之專屬招待所,並於1952年,建立「僑園」招待所,用以接待歸國僑胞。1992年改建為「華僑會館」,1998年開始正式營運,2006年華僑會館OT案由龍邦國際標下,改名為「龍邦僑園會館」,每年將給付1600萬權利金。

undefined

幾無辦理僑務工作的華僑會館

近年審計部審議的決算報告,持續將華僑會館委託營運的情形列為改善項目,2014年審計部決算報告提到,「華僑會館委託營運情形未如預期,且偏離原設定目的,有待檢討賡續經管及委託經營之必要性。」最新發布的2015年決算報告,「華僑會館之營運,允宜妥慎評估賡續委外之必要性與妥適性;又委外營運契約即將屆期,如政策決定仍有委外營運必要,允宜妥慎研議經營合約內容,以確保權益及提升政府資產使用效益。」

華僑會館於1998年正式啟用,但每年最重要的僑務委員會議於2003年之後就不在這裡舉行,每年僑委會在華僑會館所辦理的活動也僅佔三成左右,在華僑會館的消費近五年來最多只占會館總收入一成。現今華僑會館的營運以客房、餐飲服務為主,政府機關使用比例極低。

undefined

營運績效年年被檢討

近幾年,華僑會館的營運績效屢屢被列為審計部決算檢討的對象。原本,僑委會為借重民間專長提升華僑會館經營效率,提高服務品質,才委託民間經營招商作業。雖然龍邦國際自2013年之後每年都擬定「善用知名網路行銷工具」、「開發國際市場」、「提升客源品質」為會館重要經營方針,然而華僑會館每年營業金額日益下降,可見華僑會館委由龍邦國際營運,並不如預期。

對於監察院的調查報告與建議,龍邦國際董事長於知慶表示,監察院只以營收占比作為僑園會館委外經營績效的KPI並不公允,他們建議改採「複式KPI」,龍邦願意每年提撥營收的 2%作為會館的維護經費,另提 8000萬整修僑園的建築花園景觀。

國產署北區分署說明,「華僑會館的管理機關是僑委會,至今沒有收到任何資料,也是昨天看到報導才知情。」

華僑會館委由龍邦國際的營運合約將於今年12月15日到期,今日僑委會表示,「是否與龍邦國際繼續議約仍在評估中,對於監察院調查報告的諸多建議仍在擬訂相關計畫,且必須等僑委會委員長歸國後進行討論,也會將資料送到國產署。」

政府組織改造新方向

2016年5月時代力量黨團即提出組織改造,其中包含廢止《僑務委員會組織法》,亦即為了為了提升政府效能,欲裁撤僑委會,以減併不必要的疊床架屋,落實精實且有效能之政府目標。除了華僑會館使用率低落,為僑胞設立的宏觀電視台也少人觀看,海外信保基金的申請人也不多。

僑委會創立於1926年,業務包羅萬象,有僑務、僑生、海外華文教育、聯繫海外台商等,相關業務年年不彰。看在一般百姓眼裡,僑胞權益固然重要,但僑委會或許該審慎評估業務方向,才不至於浪費國家公帑,甚至政府組織整併改造時,乾脆就認真思考一下僑委會的去留。

 

《 延伸閱讀 》

砍小兵不砍肥貓 林全精簡第一刀砍基層公務員?
一條法令漏洞讓私校亂象叢生

 

快來信傳媒官網,觀察地球日日新鮮事

 

arrow
arrow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