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走味的年金改革會議 變吐苦水論壇】

文/張瀞文 圖片來源/總統府

 

「小英如果會敗,就是敗在年金改革,現在看來年金會比勞工的一例一休問題還要棘手難處理。」一位大選時擔任綠營智庫的學者憂心的說。

這是《信傳媒》記者這兩天聽到第三個人提出這樣的說法,說的人不是外人,而是過去總統大選時協助綠營擬各種政策白皮書的綠營智庫重要人士,這幾個人幾乎都是異口同聲的說:「小英的年金改革方向錯了,應該要趕緊調整步伐」。

從6月23日首次會議開始至8月4日為止,年金改革委員會至今已經召開過7次會議,不管是財政部、主計處的國家財政報告,或是之後陸續上場的公務員、教師、軍人等退撫制度,或是8月4日進行的勞保、勞退基金報告,每一次會議透過鏡頭直播,大家看到的就是對立跟爭吵,幾次下來社會上累積的負面能量正逐漸升高當中。

軍公教吐苦水論壇

「現在開這個會,已經像是軍公教的委屈論壇,天天說大家污名化軍公教,天天說自己很委屈,每次開會都講這些,講到最後都快變成軍公教吐苦水大會。」一位參與會議的委員無奈的說。

而且每次開完會之後,會中的資料就會成為當天談話性節目的內容,如果電視上名嘴們可以理性、正確的談論還好,問題就在於年金問題太複雜,軍、公、教、勞保、農保等的計算方式都不同,根本沒幾個人搞得清楚,於是談話性節目就各取所需,這些資料都成為彼此之間的「相罵本」。

怎麼說「相罵本」?就是名嘴或是不同團體的代表,會在不同的談話性節目提出對自己有利的數據,比如不支持改革的公務人員團體,就會在公務員比較偏好的某談話性節目,拿出對自己有利的數字,訴說著軍公教在這場改革多麼對不起公務員,公務員有多麼的委屈。

但是也有人會拿著軍公教退休金的數據,到另一個支持年金改革的某談話性節目,訴說著軍公教真的拿太多、太貪心,勞工只有軍公教的幾分之幾,有多可憐,政府都不照顧勞工等等。

一位參與開會的委員,看到整個年金改革情勢又演變成今天這樣,只能暗自搖頭、嘆氣。

負面能量逐漸提升

由於大家各自拿出對自己有利的數據在不同的談話性節目「雞同鴨講、各說各話」,加上官方不方便出來面來說什麼,也沒有一個平台或是單位會出來提供軍公教年金到底應該怎麼計算?實際上到底領多少的正確數據,結果就是不同職業別間,大家得到的都是片面的訊息,在透過談話性節目擴張解釋,進而演變成彼此挑撥情緒,雙方對立情緒正逐漸升高。

「年金改革再這樣進行下去會很糟糕,變成軍公教、勞工互相鬥爭,彼此批鬥。」小英基金會前董事、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博志說。

他憂心表示,在這樣的情緒感染下,大家弄得劍拔弩張,已經沒辦法好好去討論問題,為什麼要做年金改革?到底要怎麼樣改革?這些事情沒人想,反而都在爭論枝微末節的東西,偏離主題,改革的初衷以及目的,已經逐漸被雙方的對立給模糊掉了。

其實,新政府的年金改革會走到今天這一步是有跡可尋的,因為現在小英政府想把軍公教勞工的退休金制度綁在一起,一次性的包裹解決,但是遇到的困難是,各種年金計算方式不同,破產的時間也不一樣,甚至提撥率、面對的雇主也不一樣(軍公教的雇主是政府、勞工的雇主是企業)。

一位與會者不諱言,年金的問題太複雜,很難在類似這樣大拜拜的場合中把問題講清楚,且很多與會的人,基本上不是軍公教人員,他們根本連年金制度都搞不清楚,大家綁在一起討論問題的複雜度以及對立性就整個升高起來。

批鬥大會  軍公教VS.勞工

眼看年金改革幾乎要引起社會的另一次對立,一位綠營智庫退休教授(年金制度受益者)建議,小英政府應快刀斬亂麻,即時調整年金改革的策略,把軍、公、教、勞工不同職業分開,一個一個委員會下去談,不要野心太大想全部綁在一起一次解決。

其中軍公教的部分,政府更應該攤開國家財政資訊,清楚的告訴軍公教人員,雖然當年政府有承諾公務員退休可以領這麼多,但是今天雇主(政府)真的沒錢了,所以請員工(軍公教)體諒,一起共體時艱。

「如果年輕人都生八個、六個小孩,那年金制度一定沒問題,但是就沒有啊,很多人不想生啊,年金制度真的撐不下去,一定要改,這是年金改革的初衷,這一點一定要掌握住。」一位綠營財政學者看完年金改革會議忍不住這樣說。

其實,目前參與「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的成員,都不具備民意基礎,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就認為,這樣的定位其實就像是「幕僚工作會議」,既然是「幕僚工作會議」,開會應該從分析問題,認清未來形勢、產生方案,評估各方案的利弊,定期向總統報告階段性成果即可。

調整戰術,繼續改革

張榮豐甚至認為,由於「幕僚工作會議」業務上是很煩重的,繁瑣的會議細節連直播都可以不用進行。

從扁馬兩位總統十六年,都曾經嘗試過年金改革,最後都以失敗收場,就可以看出這個直接與每個人荷包以及未來生活息息相關、考驗「人性弱點」的年金改革有多麼的困難。

蔡英文總統在一上台就決定要處理年金的問題,對下一代負責,這樣的精神值得肯定,不過改革總是要有步驟、有技巧、有方法,在大戰略不變的情況下,如果策略有誤,調整一下戰術也無妨,畢竟改革最終目的是要解決問題,至於過程是走A路徑還是B路徑,其實民眾並不會太計較。

 

《 延伸閱讀 》

年金改革委員會有濃濃火藥味
勞動部七休一再延兩月,工運出身綠委鍾孔炤:政府裝睡15年!

 

快來信傳媒官網,觀察地球日日新鮮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軍公教 勞工 年金改革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FIP 的頭像
    BFIP

    信傳媒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