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次貸危機將在中國重演?】

 

文/張思思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08年美國房地產市場景氣下滑使得大量以抵押貸款為基礎所發行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價值歸零,並最終引爆銀行倒閉潮以及全球金融風暴,這段讓全世界都付出慘痛代價的事件雖然才結束不到10年的時間,但諷刺的是,一向被稱為「山寨大國」的中國大陸似乎已迫不及待在複製同樣的歷史。

在低利率環境下,中國銀行業為了要創造收益,並引導國內龐大的游資投入政府與民間的各項建設,發行理財商品成為近幾年最火熱的一股趨勢;根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的統計,中國國內理財商品的市場規模在2015年已經達到23.5兆人民幣的水準,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5%,並且比2012年時的7.1兆人民幣足足成長了三倍有餘。

彭博(Bloomberg)報導指出,這些理財商品原本的設計乃是投資在各種短期票券與公司債,或著股票等項目上面,但由於市場擴張過於迅速,所吸收的游資數量已經遠遠大於實際的可投資項目,因此市場發展到後來逐漸開始形成一股由理財商品投資在其他理財商品的畸形現象。

 

單一違約事件將造成連鎖影響

根據見地研究(Autonomous Research)日前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目前此種重疊投資部位估計約有2.6兆人民幣(約3,960億美元),超過理財商品資產總值的10%,因此單一理財商品若發生到期無法償還的事件,透過連鎖效應產生的影響勢必將數以倍計。

見地研究亞洲地區合夥人,同時也是最早對中國影子銀行業務潛在風險提出警告的朱夏蓮表示,如今在中國理財商品市場已經開始出現藉由單一資產來重複建構負債的現象,基本上這和當初美國次級資產抵押證券(subprime asset-backed securities)、債務抵押證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以及由債務抵押證券再衍生出其他金融商品的結構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變相的龐氏騙局

另一方面,由於許多理財商品的到期日與投資項目的資金回收日並不一致(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被投資公司未能按時償還負債),因此銀行業經常會在舊的理財商品到期時,透過發行新的理財商品做為資金周轉的手段。

然而當投資人對理財商品的信心不再時,此種如同龐氏騙局(Ponzi scheme,也就是台灣俗稱的老鼠會)的作法終究會有自爆的一天;惠譽香港首席分析師胡月明指出,最糟的情況就是投資人不願再把資金投入銀行新發行的理財商品,屆時恐怕會造成中國銀行業流動性枯竭的危機。

事實上,早在2012年時市場便曾經發生華夏銀行販賣的理財商品到期未能償付本金,引發數十位受害投資人聚集抗議的事件,原本華夏銀行與擔保機構指稱是發行單位設局欺騙,不願承擔相關責任,但最終便是因為中央擔心此事影響到投資人對金融體系的信心,因而迫使華夏銀行出面賠錢了事。

 

《 延伸閱讀 》

 

 

 

 

快來信傳媒官網,觀察地球日日新鮮事

 

arrow
arrow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