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630_____.jpg

 

【私校改革之二】翻轉私校教育 搶救七成五私大生權益    

 

文/張瀞文 攝影/林煒凱

私校的七大亂象,大致上可以歸納為「董事家族化、學校私產化」以及「缺乏公共監督、不法者有恃無恐」兩大問題,這兩者環環相扣,導致衍生的問題及後遺症層出不窮。

但是我們為什麼要關心私校的問題,如果私校愈來愈爛,到底會對你、我、我們的下一代或是整個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弊端百出,損及學生受教權益

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認為,近年來爆發弊端的私校,董事會往往具有濃厚家族色彩,並且把學校當成是家族產業。

由於這樣的私校經營者無心辦學,只把學生當成生財工具,「情節比較輕的,就是為了牟取私利,衍生學校職員任用自家人,董事會也都是自家人包辦的問題,情節嚴重者就是淘空校產、侵占公款。」羅德水說

而這些把學校當作私人產業的私校董事會,甚至為了創造更多個人利益,往往也都是會苛扣教職員薪資;而為了迴避校內監督,董事會動輒打壓教師結社,對教師工會發動的團體協商,則是拖延杯葛。

羅德水認為,這些爆發弊端的私校,通常教職員權益也都欠缺基本保障,辦學者無心,教師基本保障缺乏,最後損及的就是學生受教品質。

75%學生是私大生

私校是台灣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在國中小階段,私校比較少,但是在高中與高教階段,私校的角色就越來越吃重。根據教育部104學年度統計資料,目前共有私立國小34校、私立國中13校、私立高中職211校、私立大專校院107校。

在台灣,高中職學生,幾乎有一半念的是私校,大學更有75%學生是私校生,在美國大學生當中,私校生只占整體的11%,歐洲私校生甚至只有2%,台灣卻有75%大學生是私校生,「私校本應該是高教辦學輔助,結果現在變成主角,私校辦學品質好壞幾乎直接關係到總體教育品質。」羅德水說。

根據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林騰鷂估算,平均算起來,台灣高中職以及大專院校學生平均每10位就有6-7位是私立學校的學生。另外13萬的弱勢生,有22%在私立大學及54%在私立科大就讀。
這樣的教育猶如詐欺!

私校的師資、設備及經費往往很難跟公立大學及公立科大相比,如果這些弱勢學生不巧進入到胡亂辦學的私校就讀,不僅要繳交兩倍於公立學校的學雜費,還要背負沉重學貸,而這樣的弱勢生,在接受私校不良教育後,很容易在畢業後失業,或是成為企業廉價勞工,「這樣的教育猶如詐欺!」一位曾任私校校長說。
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進階級流動,讓弱勢及在社會底層的一群人透過教育可以翻轉人生。羅德水認為,如果一個弱勢生,因為念了一個爛私校,學生時借錢讀書,畢業因高教基礎沒打好,出社會不僅背了一身學貸還找不到好工作,那將形成嚴重的「出身僵固化的問題」。

「念私校的弱勢生這麼多,如果我們的私校辦成這樣,那弱勢生將無法透過高教去翻轉,整個社會將會出現成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那社會階級流動會出大問題,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羅德水說。

全教總副理事長吳忠泰表示,十二年國教上路以來,私立高中職學生的學費全部由政府負擔,事實上現在許多私校,尤其是私立高中職及綜合高中,幾乎完全以政府的學費補助為學校的歲入。

政府一年補助私校超過400億

其中在中學學費補助部分,目前政府每年投入將近200億元學費補助,而大學的部分,政府每年補助私立大學院校金額也超過200億元(103年225億元),加上私校接受來自政府補助的強度非常高,不只教官人事費完全由政府負擔,私校公保與退撫由政府負擔的金額,也遠遠高於私人企業。

以一所教職員500人的大學(規模大約是元智等級)及500人的私人企業為例,大學每年公保與退撫由政府負擔金額接近3000萬元,而私人企業政府只分擔不到100萬元的勞保費。

吳忠泰認為,從這一點來看,私校絕對不同於私人企業,而政府為何每年要花這麼多預算在私校上面,無非就是私校的公益性,所以當私校因為公益性質得到政府更多的經費補助,相對的在管理上就應該受到更多的監督。

「當十二年國教一年撒 200 億下去,而政府連一個私校董事、一個監察人都沒有獲得,這怎麼對得起納稅人?」吳忠泰說。

吳忠泰認為,政府一年投入超過400億元在私校上面,也應該相對要有配套管理機制,就像上市櫃公司引進獨立董事,來讓公司的經營以及財報更為透明,這次應該透過私校法修法推動勞工董事、公益董事制度,透過勞工、公益董事進駐到私校董事會,才有辦法杜絕目前私校董事會面臨的種種亂象。

 

《延伸閱讀》

 

快來信傳媒官網,觀察地球日日新鮮事

arrow
arrow

    BF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